海南小山冈祝天下老人新春快乐,健康长寿!

养生益寿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心境养生 >

老年人不是“包袱”

来源: 本站 作者: 阿兰 发布时间:2018-03-02
时下,面对社会老龄化,有些人有着“狼来了”的焦虑与不安。这是一种过虑,实际上,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的生活状况日益改善,人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,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必然不断上升,老龄化是伴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生而长的。
有人所以把它看做“狼”,一个重要的关节,是由于把老年人看成是包袱和负担,看成是阻碍社会前行的绊脚石。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看法。老年人虽然不再有年轻人那样朝气蓬勃的锐气和精力,但是老年人饱经世事风霜,拥有年轻人不具备的经验和智慧,也自有其价值和作用。大多数老年人因寿命的延长,还是能为社会发挥余热的。
1992年,上海文艺出版社出过一本书,叫做《文化老人话人生》,内中收有冰心、巴金、吴组缃、贺绿汀薛慕桥、艾芜、臧克家、楼适夷、冯至、赵超构、钱伟长、柯灵、李霁野、萧乾等前辈为此书写的文章。当时他们都已“寿登耄耄,年逾期颐”,进入了高龄老人的行列,但都还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著书立说,发出明亮的光与热。如今健在的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,生于1930年,现年82岁,仍在为解决人们“吃”的问题,继续卓有成效地向上攀登。今年荣获“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”的建筑规划设计大师吴良镛,今年九旬,开辟了旧城居民改造的新路,入选“联合国人居奖”,赢得世界瞩目。
除了文化老人,其他老干部、老战士、老工人、老模范等等,也都有“余勇可贾”。国际老年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,老年人活到75岁月80岁时,其生理和心理功能完全可能和从前一样没有多大变化。
这些都说明,要全面看待老年人。人不可能青春常在,但可以老当益壮。不要把老年人视为社会的负担和包袱,而应一样看做是社会的创造者和推进者。翔关怀老人,在重视“老有所养、“老有所乐”的同时,不可忽视“老有所为”、“老有所用”。时下那种一味主张老年人回家“养老”,要安于含饴弄孙、颐养天年的舆论,导致老年人与社会脱离,加速老年人生态和心态和老化。
老龄人口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,通过参与外界活动,收获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。这就需要社会改变对老人的形象定位,积极创造条件便于老年人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融入社会,让他们在“有所为”、“有所用”中燃烧他们的余热,而不是把他们视为“包袱”冷藏起来,窒息了他们生命的晚霞之光。
以积极的心态全面看待老年人,让老年人从“包袱”的形象中解脱出来,该是实现“积极老龄化”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    责任编辑:阿兰

    推荐图片

    养生信息

    代表委员谈变化 孙丕恕: 老有所养,需要

    丹青墨宝

    资讯排行

    首页 - 养生信息 - 丹青墨宝 - 心境养生 - 吃的学问 - 保健知识 - 四季养生 - 名人养生 - 名医故事 - 科普之窗
    Copyright © 2010-2022 养生益寿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
    京ICP备09089269号-2

    返回顶部